文章來源:深圳怡康婦產醫院 發布日期:2023-12-28
內異症造成不孕的機率有多高
古往今來,對於大多數女性而言,有了孩子才算是一個完整的「家」。然而,子宮內膜異位症,卻成了很多女性懷孕路上的「攔路虎」,究竟內異症造成不孕的機率有多高?
怎樣評估內異症對該患者不孕的影響?
合理的處理是什麼?
子宮內膜異位症與不孕的關係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腔以外的其他部位.是一種以盆腔疼痛和不孕為特點的持續性病變,是育齡婦女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其發生、發展與女性生育能力息息相關,與不孕症之間的聯繫已被多項研究證實。
但是,關於兩者之間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關係尚存爭議,目前的臨床數據顯示,大約 25%~50%的不孕患者被證實有不同程度的 EMs,同樣,大約 30%~50%的 EMs育齡期婦女有不孕的表現,不論在已生育或是不孕症女性人群,其發病率都是比較高的。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自今仍未完全闡明,仍以月經血逆流導致內膜異位種植學說為主導理論,其導致不孕的原因,同樣是傾向於多種機制、多種因素共同參與的結果。
Ems導致不孕的機制假說
01、盆腔微環境和解剖結構的改變
由於異位病灶在盆腔內的廣泛播散種植,使卵巢、輸卵管周圍粘連,改變了正常的盆腔結構;
異位於卵巢內的病灶破壞了卵巢的皮質和實質,影響排卵;輸卵管因嚴重的異位病灶粘連而影響拾卵、精子和受精卵運輸;
目前腹腔鏡手術也證實大部分(>95%) EMs 患者的輸卵管雖然通暢,但是其功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主要是在重度的EMs。這個因素目前被多數學者認同。
02、神經、內分泌系統的改變
有文獻提示,部分 EMs 患者合併高泌乳素血症、黃素化未破裂卵泡綜合徵、黃體功能不足、前列腺素類激素、神經內啡肽水平升高,等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表現,直接或間接影響了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內分泌功能,進而影響卵泡成熟、排卵,干擾受精、著床、黃體功能而導致不孕。
03、卵巢功能下降
有分析結果顯示,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患者出現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及竇卵泡計數(AFC)下降等卵巢功能減退趨勢,且異位囊腫卵巢較正常卵巢的排卵率顯著降低,從而成為可能導致不孕的因素。
04、子宮內膜容受性改變
EMs患者的在位內膜中NK細胞(自然殺傷細胞,是一種機體重要的免疫細胞)活性增強,IgG和IgA抗體、淋巴細胞增加,子宮內膜蛻膜化過程改變,這些異常可能影響子宮內膜容受性導致胚胎著床困難。
05、免疫因素
有研究發現,40% 的 EMs 患者外周血和腹腔液中出現多種高效價的特異性抗體,如抗心磷脂抗體、抗子宮內膜抗體等;也有研究發現EMs患者腹腔液中巨噬細胞功能障礙,促使炎症因子、生長因子等釋放,免疫功能受損,這種自身免疫應答的異常可誘發自身免疫亢進、及腹腔液性質的改變,影響精子活動,並能阻礙精卵結合。
EMs合併不孕的客觀評估
但是不是所有不孕症患者的EMs表現,都可認定是不孕的唯一病因呢?這就需要醫生們對患者的情況做一個全面而客觀的評估,而不是把不孕一股腦兒都歸咎於EMs,又不會漏診Ems這個罪魁禍首,而造成不當的診斷和治療。
既然育齡期Ems患者中有30%~50%發生不孕,而且大多數Ems者的輸卵管是通暢的,所以國內外的指南中都指出,對於Ems合併不孕時,一定要同時檢查其它的不孕病因。
如果輕型的I~II期EMs合併不孕者,如果沒有發現其它不孕因素,生育指數正常,應該給予足夠的期待試孕時間,通常為腹腔手術後的6~12個月;即使是手術證實為Ⅲ~Ⅳ的重度Ems,雖然推薦進行試管嬰兒助孕,但仍然有一定的自然妊娠的機會,應該得到專業的諮詢。
綜上所述,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至今發病原因不明的複雜性疾病,其引起不孕症的機率異質性很高,其對不孕的影響是多種機制、多種因素造成。
當然, 「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EMs合併不孕的患者在經過對不孕病因、生育能力、病變嚴重程度、以及手術造成的醫源性結局,進行綜合評估後,是可以通過期待、藥物、手術及輔助生育等方法,直奔主題,幫助患者儘快懷孕來控制Ems的進展,因此,得到專業醫師的諮詢和處理,才能更快迎來「好孕」。
我們認為治療病人的不是冷冰冰的醫療器械,
而是醫生的醫術、愛心與責任心。
我們知道對病人認真負責就是較好的醫德,絕
不讓患者多花壹分錢多受壹點苦。
我們堅守对每一位患者都细致入微,让患者能
對每壹位患者都細致入微,讓患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