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深圳怡康婦產醫院 發布日期:2025-03-20
婦科檢查項目清單:從基礎檢查到深度篩查,一次搞懂!
關於陰道超聲的問題
對於未婚、陰道畸形等婦女不宜行經陰道檢查。
什么是經陰道超聲檢查?
經陰道超聲檢查簡稱“陰超”,是將超聲探頭放置於陰道內,對子宮、卵巢、輸卵管以及盆腔其他結構進行檢查。
陰道超聲比經腹超聲更准確嗎?
常規的經腹壁檢查時需要憋尿,膀胱充盈太少或太多,都會影響婦科檢查。而陰超呢,不需要憋尿,不受腹壁厚度(肥胖患者)、腸道內氣體的影響,反而要排空膀胱,探頭的頻率比腹部探頭高,圖像更清晰,探頭又距離子宮近,能清楚地顯示女性盆腔內部器官組織結構,可更清晰地了解患者子宮、卵巢以及盆腔情況。尤其對後位子宮、宮腔內病變、卵巢內及附件區小病變圖像有更好的顯示效果。
做陰道超聲檢查痛嗎?
很多女性擔心陰超檢查會很疼,有恐懼心理,其實陰道B超和婦科檢查一樣,都會有不適感,但一般都是在可接受的范圍內。當陰超探頭掃查到卵巢並對卵巢產生壓迫時,部分受檢者會出現可忍受的酸脹不適。有些受檢者子宮前屈或後伸的曲度較大,或腸氣等因素幹擾卵巢顯示時,為了充分掃查,檢查醫師不得不更大角度的抬高或壓低探頭,此時受檢者將會有陰道的不適感。
懷孕了,能做陰道超聲檢查嗎?
醫學使用的超聲波是一種低強度的物理波,不存在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對人體組織沒有什么傷害,對胚胎來說也是非常安全的。換種說法,早孕期必要的少數超聲檢查的危害可能還不如您在生活中使用微波爐和手機的輻射強度大呢。
陰道超聲檢查時探頭放置在患者的陰道內,不會進入宮頸管內或者宮腔內,並不會觸及胎兒,經陰道超聲檢查並不會增加胚胎丟失的可能性,反而能夠盡早發現異位妊娠、先兆流產等異常妊娠情況。
月經期可以做陰道超聲檢查嗎?
正常月經期間是不建議行陰超檢查的,但有以下情況,還需檢查:
一是異常陰道出血,非月經期間的異常陰道出血是婦科疾病一個常見的臨床症狀,出現此類症狀建議盡早就醫及檢查,排除疾病;
二是檢測卵巢卵泡的情況,經陰道檢查可用於監測卵泡,確定雙側卵巢中竇卵泡的數量,方便臨床醫生更好地評估卵巢儲備功能。同時觀察子宮內膜的厚度。
對於有子宮出血及月經期的受檢查,超聲醫生會注意無菌操作,在做好消毒工作後進行檢查。
所以,在必要的情況下,即便是在月經期,也可以做陰超檢查。
PART
宮頸癌篩查三階梯
宮頸TCT(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測)是通過采集宮頸細胞樣本,運用液基細胞學技術進行細致分析,宮頸TCT檢測能夠有效捕捉宮頸病變的蛛絲馬跡,甚至可以查到陰道脫落細胞異常及陰道炎致病菌,為女性的宮頸健康保駕護航。
高危型HPV核酸檢測,是檢測患者體內病毒感染狀況的重要檢測手段,可檢測出宮頸何種病毒感染,為臨床治療及追蹤提供依據。
指南推薦高危型HPV核酸檢測作為子宮頸癌的初篩方法,但TCT及HPV檢測聯合篩查更有利於提高篩查效率。未開展HPV檢測的地方也可選擇TCT作為初篩方法,如均未開展,亦可將陰道鏡作為篩查方法。
對於HPV16及18型陽性的患者建議直接轉診陰道鏡,進行組織學活檢。
陰道鏡檢查通過放大宮頸,塗抹醋酸及盧戈氏液後觀察宮頸,對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早期子宮頸癌、陰道病變、確定病變部位有重要作用,可提高活檢的陽性率。陰道鏡活檢的同時應注意宮頸管刮術的重要性,特別是當陰道鏡檢查發現鱗狀上皮內病變自轉化區延伸至宮頸管內、細胞學篩查提示有非典型腺細胞及陰道鏡下未見鱗-柱轉化區等情況時。
但有症狀時,如異常子宮出血,特別是同房後陰道出血,即使HPV及TCT未見異常,也需行陰道鏡檢查,可能會發現一些異常表現。
如何進行宮頸癌篩查
篩查起始年齡
指南推薦25 歲有性生活女性。
25~64 歲女性
指南推薦無高危因素女性(存在多性伴史、過早性生活史、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以及吸煙等高危因素)采用每 5 年一次的 HPV 核酸單獨檢測,或聯合篩查;或每 3 年一次細胞學檢查,條件允許我們更推薦每年聯合篩查。
篩查終止年齡
65 歲以上女性,如既往有充分的陰性篩查記錄(即 10 年內有連續 3 次細胞學篩查,或連續 2次的 HPV 篩查或聯合篩查,且最近一次篩查在 5 年內,篩查結果均正常 ),並且無 CIN、HPV 持續感染,以及無因HPV 相關疾病治療史等高危因素,可終止篩查。對 65 歲以上,如從未接受過篩查、或 65 歲前 10 年無充分陰性篩查記錄、或有臨床指征者,仍應進行子宮頸癌篩查。
特殊人群的篩查
25 歲以下高危女性的篩查
25 歲以下女性,如存在多性伴史、過早性生活史、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以及吸煙等高危因素 ,發生子宮頸癌的風險增高,因此,這一人群建議性生活開始後 1 年內進行篩查,並適當縮短篩查間隔 。妊娠期女性的篩查:對妊娠期女性進行篩查的目的是排除子宮頸癌。妊娠期進行子宮頸癌篩查是安全的,不會對母兒健康構成威脅。
子宮切除術後女性的篩查
(1)對於因子宮頸癌前病變切除子宮的女性:術後每半年進行聯合篩查,連續兩次陰性後可每年複查。
(2)對於因良性子宮疾病(非子宮頸癌前病變)切除子宮的女性:指南推薦因陰道癌發病率低,若無可疑臨床症狀或體征,不推薦常規進行篩查。對於不明確子宮頸切除術前是否有癌前病變的患者,若有臨床可疑症狀或體征,建議進行聯合篩查,我們也建議條件允許可每1-2年聯合篩查。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篩查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例 如 HIV、實體器官移植者和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幹燥綜合征、炎症性腸病等,因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導致免疫功能抑制,發生HPV 感染、子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風險更高,應盡早篩查,推薦根據病情進行聯合篩查,並縮短篩查間隔時間 ,HSCT前應聯合篩查。
預防性HPV疫苗接種後的篩查
預防性HPV疫苗接種人群的篩查策略同普通人群。
體檢結果怎么看
01/白帶異常
化驗時常用PH值來表示酸堿度,正常陰道排液的pH值為≤4.5.滴蟲及細菌性陰道病排液pH值上升。
體檢報告中的“+”和“-”代表著“陽性”和“陰性”。如若觀察到了滴蟲或黴菌,不論其數量多寡均用“+”來表示。但“+”只說明你感染了滴蟲或黴菌,並不說明其感染的嚴重程度。清潔度則會用Ⅰ、Ⅱ、Ⅲ、Ⅳ來表示。意思是I-II為正常,Ⅲ多為正常,但合並其餘項目陽性則為陰道炎表現,Ⅳ為白帶異常,存在陰道炎或宮頸炎症。
02/宮頸描述
如今“宮頸糜爛”這個名稱已經被正式取消,改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在女性的一生中,隨著雌激素水平的變化,兩種上皮覆蓋區域會發生動態變化。
“宮頸糜爛樣改變”大部分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需要結合宮頸細胞學結果來進一步判斷,如果細胞學和HPV檢查結果沒有異常,就無需特殊處理了。
03/宮頸囊腫
這是在婦科體檢中很常見的現象,其往往是宮頸那氏囊腫的表現,形成的原因是因為宮頸的腺體開口被堵住,像臉上長痘痘一樣,對身體不會有什么傷害,大多不需要作進一步處理。
04/HPV陽性
HPV感染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與子宮頸癌有關,低危型與發生尖銳濕疣有關。與子宮頸癌相關的高危型為16、18.
HPV感染是否發病,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接種病毒的數量和機體自身免疫力的高低。不是HPV陽性就一定是宮頸癌,需結合TCT,必要時進一步陰道鏡檢查明確診斷。
05/TCT異常
如出現以上結果,這個時候通常需要進一步到門診進行檢查,確診仍然需要陰道鏡活檢和病理結果。TCT診斷如提示宮頸有炎症,這種炎症若是沒有症狀,不需要特殊治療。
06/子宮肌瘤
據統計,30歲以上的女性約20%有子宮肌瘤,即每五個女性中就有一個中招。
“子宮肌瘤”這個詞實在太容易讓人聯想到癌症了!其實,此“瘤”非彼“瘤”,子宮肌瘤的瘤多數是良性的。如果近絕經期、肌瘤較小、沒有症狀,已經妊娠且肌瘤沒有發生紅色變性等情況,可以觀察等待,每3~6個月複查一次即可。
主要還是看肌瘤生長的位置及有無引起症狀,部分子宮肌瘤還是會引起症狀的,比如陰道大量出血、痛經、小腹充盈感、尿頻等,有些還會影響懷孕。這種情況下,還是要盡快就醫。
07/卵巢囊腫
只要是卵巢功能正常的女性,B超偶爾就會發現生理性卵巢囊腫,這也是最常見的卵巢囊腫類型。
在排卵期,卵子需要在卵泡裏先發育成熟再排出,就像小雞破殼一樣。在卵泡接近成熟的時候,直徑大約有 2 厘米,B超下看起來已經有囊腫的樣子啦。少數時候蛋殼不破,小雞就出不來。卵子有時候也會這樣,在卵泡裏越憋越大,就會形成囊腫,不過一般 1~3 個月就會自己消失。在排卵之後,卵泡正常的變化就是會形成黃體,黃體在B超下看起來也是個囊腫,但通常只存在幾周時間就會萎縮,這時候月經也快來了。月經幹淨後囊腫可消失,這也是為什么一般婦科檢查建議月經幹淨3-5天檢查。
不過,如果出現下面這些情況,那還是要進一步處理:
囊腫一直存在甚至變大,直徑超過 3 厘米;
突發劇烈腹痛,伴隨發燒、嘔吐症狀,考慮卵巢囊腫扭轉;
醫生判斷可能是病理性囊腫(比如巧克力囊腫、畸胎瘤等)。
08/盆腔積液
“盆腔積液”聽起來非常可怕,其實人體的盆腔、腹腔並不全是實心的組織,腹膜、大網膜、腸管等都會分泌一些液體,這些液體通常起到潤滑和保護盆腹腔器官和組織的作用。幾乎每個女性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積液,如果是排卵期、排卵後、月經前,積液可能會略有增多,但如果沒有其他任何異常,複查可消失,是不需要治療的。
但是,如果有以下情況的話,就要考慮可能是病理性的,需要及時處理了:
盆腔積液伴有小腹疼痛或墜脹感,合並附件區腫物,複查不能消失,陰道有異常分泌物。
我們認為治療病人的不是冷冰冰的醫療器械,
而是醫生的醫術、愛心與責任心。
我們知道對病人認真負責就是較好的醫德,絕
不讓患者多花壹分錢多受壹點苦。
我們堅守对每一位患者都细致入微,让患者能
對每壹位患者都細致入微,讓患者能